表姐的女儿苗苗,五年级,成绩特别好,几乎每次都考班里第一。也很争强好胜,和表姐小时候一样。
十一,表姐带女儿来我家玩。半年不见,苗苗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。眉眼之间,掩饰不住的青春气息,让我忍不住心生感慨:年轻真好啊!
表姐的家庭条件不错,先生是国企高管,表姐在医院上班。就苗苗一个独生女。夫妻都受过高等教育,经济条件比上不足,比下绰绰有余。女儿长得好,成绩好。
这样的家庭,按说,已是上帝的宠儿。
然而,这次见面,总觉得苗苗的身上多了一点阴郁的气质,较之以前那个快乐开朗、没心没肺的丫头,成熟了些,也沉稳了些。
我和表姐说,苗苗长大了啊。
表姐撇了撇嘴说,小心眼,这次期中考试考了第二名,不高兴了很长时间。
我说,第二名也很好啊。如果每次考试就是为了争第一,会很累,也没什么意思。学习的乐趣应在学习的过程中,如果学习是为了与别人比较,打败别人,快乐是不会持久的。
表姐说,也怪我,从小对她要求严格,要求她考第一。孩子也争气,偶尔考第二,不用我说,自己会难受,惩罚自己不出去玩,不看电影。以前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。这次又考了第二,看她难受那样,我心里也觉得有什么不对头。毕竟,总有人比你强。
奥利森·马登说,影响幸福的七宗罪有:喜欢攀比、信念摇摆不定、忽略身边美好的事物、只想收获不愿付出、不知满足、缺乏信任、容易焦虑。
攀比,让原本属于我们的幸福打了折扣。
好不容易贷款买了一辆福特,正准备开出去拉个风,迎面开过来一辆奔驰,咦?手握方向盘的小子,不是隔壁老王吗?换车了?没天理啊!听说他最近刚又买了一套房!
虽然你也是有房有车的人了,虽然你最初的理想是在这个城市有个窝就满足了。
你新买了一个Prada的包包,兴高采烈去上班了,包包的光环萦绕着你,期待着同事艳羡的目光。谁知,还没进办公室的门,就听到一群女人在欢呼,哇,Gucci!原来小米的老公刚从国外出差回来,送了她一个Gucci的包包。可怜,你的光环还未来得及发光,就被小米的光环吞噬了。
能够带来满足的,不是你拥有多少,而是你比别人多了多少。能够带来痛苦的,不是你拥有多少,而是你比别人少了多少。
在攀比中获得的满足感,为什么不容易持久?因为总有人比你强。
罗伊·马丁纳把这种比较,称为竞争式快乐,即我一定要比你强,这样才快乐,否则就很痛苦。他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快乐。
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,经营范围类似,他们唯一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。
一天,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,对我许愿吧,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,不过,你的对手得到的会比你多一倍。
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,但突然间开心起来,他对天使说,请弄瞎我一只眼吧。
苗苗考了第二名本来已经很棒了,理应快乐才是,结果前面有一个“第一”。
买了一辆福特,本来是件开心的事——毕竟正式跨入了“有车一族”,接送孩子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,偏偏隔壁老王买了辆奔驰。
从二百元的无名斜挎包到Prada,本以为“有范”了,谁知那个长相气质都不如自己的同事小米,因为嫁了个有钱的老公,居然提上了Gucci。
看,人就是这样在与“比自己强”的人的比较中自我伤害的,还美其名曰:没有竞争,就没有进步。
这种凭借外在评价系统的进步,的确也是一种进步。但是,对于当事人来说,也是一种折磨。如果,你的快乐是建立在“比别人强”上面,一旦有人“比你强”,快乐就会反转为痛苦。
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幸福,却又不自觉地拿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自己的孩子。比如,孩子数学考了90分,一回到家,就欢天喜地地把试卷往父母面前晃,爸爸妈妈,看,我数学考了90分。爸爸妈妈撇了撇嘴,老师发信息了,说你们班有10个同学考100分。你考90 分,连平均分都不到,还能开心成这样?
然后,孩子就收起了快乐的尾巴,阴郁着脸,争取下次也考100分。
当然,这是社会现象,家长之间不比较,学校也会排名。
作为家长,我们能做的,就是如何让孩子不在排名中受到伤害。如果孩子本身不计较名次,只是尽力而为,那最好不过。如果孩子过于看重名次,家长要引导孩子关注自我本身,纵向比较,而不是横向。
有压力才有动力,是最大的谎言。多少好学生在压力中被摧垮,到心理医生那里问问就知道了。
真正的动力,应该来自于梦想与追求,绝非名次与比较。梦想与追求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是长远的,名次与比较带来的快来是暂时的,痛苦却是长久的。
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啊,亲爱的同学。
想我当年,成绩也是不赖,同桌的成绩和我不相上下。每次,她考的比我好,我就痛苦,考的比我差,我就开心。于是时而躁狂,时而抑郁,简直就是双相障碍啊。
现在想来,何必?各自有各自的生活,各自有各自的幸福,为什么一定要比别人强?啊,啊,啊?
生活如此美好,哪有时间去比较。